2021年3月號《義務工作如何支持可持續城市的發展》

 

照片來源:unsplash.com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又稱布倫特蘭委員會)在1987年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1 報告,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現時的需要,而同時不損害後代滿足他們需要的發展模式。

 

目前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亦秉持上述理念,呼籲全球共同協作,為人類及地球建立共融、可持續發展及具韌性的未來。經濟發展、社會共融及環境保護三者緊密聯繫,組成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對人類及社會福祉有深遠的影響。

 

何謂可持續發展城市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3指出,可持續發展城市創造就業及商業機會、提供安全及可承擔的房屋、建立具韌性的社會及經濟。當中包括投放資源發展公共運輸網絡、綠色公共空間,並以參與式設計及共融概念規劃及管理城市。

 

為甚麼城市發展需要可持續性?

全球城市化發展急速,2007年全球近一半人口居於城市,估計於2030年相關數字將推高至超過全球人口60%4

 

城市化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60%,但同時增加70%碳排放及消耗超過60%的世界資源。

 

急劇城市化導致城市未能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應付龐大的人口及經濟發展,衍生不同問題,直接影響人類生活質素,如空氣污染、公共建設及服務不足、城市規劃混亂、社會不公、及人口過度密集的城市嚴重受氣候變化及天災影響等。

 

所有問題均影響在地球上生活的我們,社會不公引起動亂不安,污染問題影響每一個人的健康、生活及工作環境,從而影響生產力及經濟發展,天災更直接危及人類生命。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其中最受毀滅性影響的,是尚未發展且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特別是居住在貧民窟及非正式住宅的一億人口。因為該等城市並未有足夠的能力配合相關的社交距離及防疫措施。

 

可持續發展城市提倡在一個不危害自然環境的原則下,建立讓世界公民均享有優質生活的環境。減少因城市人口持續增加及經濟急速發展,而對自然環境及未來發展能力造成負擔。

 

城市化離我很遠?

生活於繁華都市的我們,也許不容易感受到城市化所帶來的災難性影響。然而面對以下問題,你又會有怎樣的答案?

 

  1. 你滿意目前的住屋環境嗎?
  2. 你是否安心讓你的孩子於街上行走?
  3. 你是否滿意居住地的空氣質素?
  4. 社區中有足夠的公共空間?
  5. 城市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天災嗎?

 

以上皆是生活在不同角落的我們息息相關的問題。同時反映出城市在面對龐大人口需求下,各方配套的承受能力。

 

可持續發展城市目標

「可持續發展城市」是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11項。為推動建立可持續發展城市,當中訂定了7個期望可於2030年前達成的細項目標5

 

以下我們將按各細項目標,分享目前不同國家正推動的可持續發展計劃。

 

細項一、2030年前,確保所有人享有適當、安全及可負擔的居所及基本服務,並改善貧民窟環境

位於美國紐約的企業「有家」6專營住宅建案及物業管理業務,服務對象是中低收入家庭、長者及有特殊需要人士。建造住宅以外,他們同時與市政府和社區服務組織等不同持份者合作,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好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所需的服務配套。如於區內建立學校及提供就業技能培訓等。他們以經營社區為目標,不單讓未能負擔優質住宅的人得到居住的地方,更是在一個有完整資源配套的社區中生活。未來,他們計劃與醫療機構合作,為社區內的愛滋病患者及長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

 

對於未能承擔任何租金的無家者來說,但求頭上有片瓦已感到相當滿足。另一間美國建築企業Connect Homes7於今年疫情期間,見到無家者議題於全國各地湧現,便萌生解決方案。他們為無家者組織提供能短時間建造的組合式房屋,這些房屋可在工廠內建造後,運送至目的地進行快速安裝,讓無家者暫得安身之所。房屋於拆除後又能讓土地進行重新規劃。

 

 

組合式房屋可按需要進行彈性組合,如拿掉隔板,成為可多位無家者共用的大廚房

照片來源:社企流

 

細項二、2030年前,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負擔、無障礙及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關注弱勢群體,按其需要擴大及提升公共交通網絡

規劃單車徑鼓勵以單車代步、推動共乘車輛、改用電動汽車等,都是較廣為人知的綠色交通政策,是可持續交通運輸的一環。然而除了以保護環境為前提外,交通工具的便捷、安全及共融性也是評量公共運輸是否達到可持續的指標。

 

在瑞士8,有一輛只在夜間行駛的小巴,主要在晚間繁忙時段過後、又沒有公共交通接駁至郊區的時段運作。小巴系統連繫當地運輸工具應用程式,根據火車及公共汽車等的到達時間,接載市民返到家中,達至「無縫轉乘」,務求讓市民歸家的路,既安全,又省時市民只需繳付低廉的會員費用,便可於一年內無限次乘搭。負責營運小巴的 Verein Herrliberg PlusVH+)協會,對小巴司機也有嚴謹要求,5年以上沒有交通事故記錄及健康狀況良好等。

 

即使火車或公共汽車有延誤,小巴都會彈性調整開車時間

照片來源:www.vhplus.ch

 

美國 ITN America9致力於近郊地區建立自助式社區運輸系統,服務形式類似Uber行程預約平台,主要服務銀髮長者及視障人士。顧及長者不諳科技,及主要使用電話聯絡的習慣,透過義工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專線。務求讓長者及視障人士都能輕鬆出門。

 

義務司機可儲存個人服務時數,把時數捐給家人或有需要人士,或供自己未來使用

照片來源:社企流

 

香港面積不大,交通網絡發達,乘搭公共交通往返目的地對普羅大眾來說相對輕易。然而對於長者、兒童或殘疾人士等社群,如何讓他們與一般大眾一樣,輕鬆搭乘公共交通到達目的地,仍是我們需關注和努力的事情。臺灣「友善臺北捷運App」10邀請殘疾人士親身走訪當地捷運站,蒐集電梯及扶手梯等行動資訊,整合無障礙洗手間和輪椅充電的位置等,以用家角度豐富應用程式的無障礙資訊。

 

程式將根據使用者回饋進一步優化

照片來源:公益交流站

 

細項三、2030年前,加強城市化過程中的共融及可持發展條件,提升參與、綜合及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及管理

日本社會福祉法人佛子園11,以打造「大雜燴」跨代共融及多功能社區為服務理念,與社區居民共同打造具包容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至今已於國內推行過百項服務方案。

 

社區內的硬件設施及軟件措施,以能同時照顧各類使用者,包括長者、殘疾人士、兒童、家庭及社區居民等各種生活需要為目標。以「行善寺」項目為例,設施是盡可能設計到符合所有人使用如日間用作照顧長者的房間,晚上會免費借給社區居民使用,讓他們辦聚會、宴會等等。周邊空間也設計成歡迎社區居民來使用的開放空間,如健身房、診所和托兒所等,所有設施都環繞著一個廣大的共融公園,社區內還有讓殘疾人士共住的房屋。希望透過設計,建立跨代共融,無障礙的環境,共同在這地方參與、互動、交流。

 

佛子園亦思考如何創造促進居民對話的空間。溫泉是大部份日本人生活的一部份,佛子園於西圓寺改造計劃中,在廟內增建溫泉,作為社區居民的溝通橋樑,開啟他們相互的對話。

 

居民可免費使用澡堂,每家都有專屬名牌。如果有居民幾天沒來,從名牌的狀況就可以觀察出來,讓其他人前去瞭解

照片來源:銀享全球

 

佛子園理事長雄谷先生強調:「建築物只是服務的載體;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共生社區在硬件設施以外,服務也有別於一般機構式的單向照顧(如護老院內的長者只能依照工作人員訂定的時間表生活),而是導入生活模式服務,讓看似是被照顧的人,也能在這裏自主生活。

 

住在行善寺12裏的殘疾人士,同時在區內工作,工作人員與他們一同送餐予區內的長者。長者們很喜歡與他們聊天,有時甚至請工作人員先送其他便當才回來接他們。

 

雄谷先生相信一個真正可以讓人有尊嚴且自在生活的環境,一定要讓大家有參與機會和認同感,彼此互相支持、不分你我、共同生活。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讓每個人都有角色,每個人都適得其所。

 

共融社區概念不難理解,但要達到目標,除基本硬件設施外,社區內的服務模式、居民的參與度、理念與態度,是構成共融社區的重要基石。

 

細項四、致力保護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

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13指出,經歷時間洗禮的文化與自然遺產,與當地人民及環境建立緊密相依的關係。傳統承傳下來的文化及經濟活動、人民身份象徵及歸屬感、大自然生態系統與環境息息相關。保護當地的文化及自然遺產,讓土地與環境持續發展,更能抵禦災害所帶來的影響。

 

在香港,剛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授予「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殊榮的「荔枝窩永續鄉郊活化項目」14,透過農地復耕、社區活化、文化重塑、鄉郊教育及研究等活動,重新發掘傳統客家農村及文化景觀的社會和自然資本,並加以活化。計劃推動生態農業,即有益於生態的可持續農業新模式,培育社區農夫。同時開發本地食品加工,以共同協作手法,強化社區經濟模式。建立一個切實可行並可複製到鄰近村落和類似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模型。

 

由香港的鄉郊,走到位於臺灣的日治時期建築,前身是南放送局」15南門露天大戲院,於2001年獲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進行修復後,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成立「南門電影書院」,推廣教育、電影協拍放映等。電影院播放的是經修復的臺灣經典老片。讓人驚喜的是,前來電影的人,橫跨二、三十歲的年輕一代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古蹟被保存以外,當年的電影文化遺產也得以延續,同時連繫不同世代。

 

因書院面積所限,此露天區域規劃成看電影場區,免費開放予更多民眾入場觀賞

照片來源:udn.com

 

細項五、2030年前,大幅減少因災害導致的死亡、受影響人數及直接的經濟損失,並竭力保護貧窮及弱勢人士

近年全球飽受極端天氣影響,地震、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繁,造成為數不少的受災及死亡人數。城市化的過程加劇了各類型建設項目,土地被一幢又一幢建設佔據,地面被蓋上一層又一層的瀝青,面對越趨頻繁的暴雨,卻缺乏足夠承載量的排水系統,導致多處出現嚴重淹水情況,甚至造成人命傷亡。

在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第二大城貝拉市16(Beira),於2019年遭受災難性的熱帶氣旋蹂躪, 90% 的城市都被毀壞。基於越來越多人遷移至貝拉市,即使容易受災的區域都住滿了人。在國際組織協助下,透過改變建材及建築方式,提升房屋韌性。如利用當地的椰子殼或竹子建造牆壁,增加強度。同時重新設計衛生設施,減少洪水氾濫時衛生設施對食水水質構成污染,並強化運輸系統,以在有需要時有效地營救災民。

即使在歐美,近年很多城市正進行「海綿城市」改造計劃,排水以外,集中處理儲水及吸水。荷蘭第一大港鹿特丹17,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海綿城市,積極在城市中尋找儲水或吸水的地方。日常是籃球場、公園、露天小劇場的公共空間,於暴雨來臨時,變成「儲水廣場」,發揮儲水功能。市政府同時以補助形式鼓勵建築物住戶,將原來蓋上瀝青的屋頂,改成栽種植物的綠色屋頂,大雨時屋頂就能發揮吸水功能,疏導流到市區街道的雨水。

 

雨停後,水由「儲水廣場」排到鄰近的運河中

照片來源:未來城市

 

細項六、2030年前,減少城市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尤其關注空氣質素及其他廢物處理

在講求速度與便利的城市中生活,日常的衣食住行都變得與環境為敵,廉價服飾鼓勵人們快速消費,造成過度消費與棄置、還有過度的食品與產品包裝、甚至是疫情下產生以倍數上升的外賣餐具等,當城市中的人口越多,相關生活習慣造成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在歐洲,瑞士18的垃圾量位列第三名,然而其回收率亦高達82%。瑞士實施垃圾袋徵費,即一個家庭需要多少垃圾袋,去處理家庭所產生的垃圾,就會徵收相關的垃圾袋費用。同時由店家分擔回收責任,如超市裏設有回收桶,方便民眾購物時把可回收的物品如塑膠物、電池、燈管等帶去回收。而在焚化垃圾期間產生的熱能,會為鄰近住家作供暖之用。當然,源頭減廢才能進一步解決根源問題,當地不少企業已著手從食品包裝上,研發能回收或再利用的包裝,及推動銷售補充裝產品。

 

歐洲聯盟委員會19早前亦宣布新的減廢目標及可持續法案,確保於歐盟市場內銷售的產品,都是可回收、可維修及以延長產品生命為設計原則。

 

細項七、2030年前,提供安全、共融及無障礙的綠色公共空間,特別關注女性、兒童、長者及殘疾人士的使用性

在澳洲墨爾本,一個位於兒童醫院旁的兒童遊樂場Natural Play20,在設計前向近800位民眾,包括兒童、青少年、醫院員工及病童等廣納意見,以制定設計原則,建立容納不同群組的共融遊樂場。園區設計為用家帶來重新連繫大自然的機會,製造激發他們去探索未知的空間,建造過程亦照顧該區環境,以大自然及就近建築物被拆卸後的材料為建材,減少生產及運輸材料的過程中對環境的耗損。

 

構思上融入原住民的理念,讓用家於園內探索樂園背後的故事

照片來源:社企流

 

日本人伊東勝先生曾介紹100個日本社區空間21,他把社區空間定義為「該社區以解決某種社會課題為目標而進行的活動」,以及「擁有能夠提供居民實際聚會的場所」。當中的案例包括把老澡堂結合舊公寓,邀請住宿者共同策劃活動或展覽;提供衣服縫紉修補設備與咖啡廳的多功能洗衣店,成為居民與旅客交流的社區空間;以低廉價格借出適合不同運動強度的彎刀義肢,讓殘疾人士與社區人士一起跑步的義肢圖書館。各社區空間面向不同議題,如女性權益、新移民問題、性少數文化、身心障礙者的照護、廢校活化、傳統產業的延續、公共澡堂的經營、托兒教育和活化舊商店等。

 

https://eyesonplace.net/wp-content/uploads/2018/05/29572840_1578044162315313_3547837872284240234_n.jpg

身兼托育功能的咖啡廳Café & Living Uchida

照片來源:眼底城市

 

一個具共融,能讓有不同需要人士同時享用的公共空間,應採納參與式設計,讓用家參與設計過程,使空間符合不同用家的需要。透過空間共享,產生各種交流互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升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及因鄰里互助而強化的社區韌性。

 

義務工作如何支持可持續城市的發展

1. 參與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相關義工服務

近年來,香港冒起了很多與城市發展及文化傳承相關的組織,如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鄰里關係研究所街坊帶路Hulu Culture等。不同組織運用不同手法,如社區導賞和社區實驗室等,透過邀請民眾參與導賞,協助於社區進行訪談,收集街坊意見,共同構思社區更多的可能。當然改變非一蹴而就,但在參與的過程中,有助聽到廣大市民對社區及城市發展的建議及期望,這些聲音將有助推動日後更切合社區需要的發展。

 

2. 關注與城市發展相關的公共建設及政策

可持續發展城市這議題包含的範圍甚廣,從上述各項目標所見,住屋安全、可持續運輸系統、公共空間建設、回收及廢物處理、保護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改善空氣污染質素等,都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政府推行不同政策及發動不同的建設項目時,絕大部份從政府觀點及角度而決策。作為用家的你,建設與政策是否符合你的需要及期望?需要我們密切關注與表達意見。

 

3. 善用社交媒體建立倡議平台

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世代,人人都有機會被看見。坊間也有不少由網民自行建立,與城市規劃、文化與美學相關的平台,如平凡人的都市香港遺美。基於可持續發展城市中包含廣泛議題,可選擇當中你有興趣關注的議題,由個人層面分享你的日常觀察、相關資訊、建議與期望等,引起大眾關注及討論。透過平台亦有機會連繫與你有共同願景的人士,共同發起更多倡議討論。

 

總結

提到永續,一開始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各項環保政策。而透過上述分享,可見可持續發展涵蓋綠色生活外,當中亦包括安全、共融、無障礙及提升使用者參與度等多方範疇。一個可持續城市,能讓民眾得到優質生活,同時當民眾安心居住於城市中,與社區建立起緊密聯繫及情感時,有助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一個

讓可持續得以循環運作的發展模式。

 

可持續城市與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只要生活在城市中,都有我們作為義工可以做的事。由參與各類相關組織的義工服務,到自發倡議,把你所關注的議題帶到公眾眼前,促成更多的討論,帶來更多的關注和改變。

 

相關參考書籍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8617?sloc=main

 

明日的餐桌:愛食物、零浪費,生態綠創辦人帶你走訪世界食物革命運動現場,用吃守護地球,打造綠色食物生態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880?sloc=main

 

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30572394671

 


參考資料

  1. Mar 1987, Our Common Future (Brundtland Report)
  2.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Goals,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development-agenda/
  3.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org
  4.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Goals, Why they matter?
  5.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Goals, Goal 11: Make cities inclusive, saf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6. Nov 2019, 社企流, 打造可負擔的住宅:紐約 B 型企業「有家」為經濟弱勢建構安居的家
  7. Dec 2020, 社企流, 讓無家者不再露宿街頭!看美國企業如何快速打造低成本、高品質的庇護所
  8. Dec 2020, 社企流, 照顧你的最後一哩路——瑞士推出「送人到府」小巴
  9. Jun 2020, 社企流, 堪稱銀髮族的專屬Uber
  10. Apr 2015, 公益交流站, 輪椅族能享受捷運的便利嗎
  11. Sep 2020, 銀享全球, 「不只共生,更要生涯活躍」 超高齡社會的解答就在充滿生活感的「大雜燴」社區
  12. Feb 2018, 上下游, 行善寺社區,跨世代、跨越正常與障礙
  13. UNESCO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4. 永續坊,永續鄉郊計劃
  15. Aug 2020, UDN倡議家, 影像照亮老地方-南門露天大戲院,古蹟裡看老國片
  16. Jul 2019, 社企流, 莫三比克用低成本打造更「韌性」的家園
  17. Jun 2017, 未來城市, 雨太多怎麼辦?荷蘭鹿特丹祕方:把城市變「海綿」
  18. Jun 2020, 社企流, 回收再製率也領先全球!看瑞士怎麼戰勝可觀垃圾量
  19. Mar 2020, swissinfo, EU to introduce waste reduction targets, new sustainable products law
  20. Nov 2016, 社企流, 澳洲最佳公共遊戲場:「自然風」的都市遊具,讓孩子玩出韌性、健康及創造力
  21. May 2018, 眼底城市, 100個你必須知道的日本社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