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號《我們與「氣候危機」的距離》
引言
過去一年多,世界多地受全球暖化影響,出現各種大自然災害及異常情況,包括過去數月在澳洲新南威爾斯一帶出現持續而難以撲滅的山火。各國陸續出現關注「氣候危機」的大型集會、遊行,甚至中小學生罷課行動。在2019年3月,香港亦有大批學生及年輕人加入這股浪潮,要求政府就氣候議題立即採取行動。這場關注氣候的全球運動,啟動很多人對這議題的關注,原來我們與「氣候危機」的距離,並非看似那麼遙遠。
2018年8月,16歲的瑞典女孩Greta Thunberg連續三星期,在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國會大樓外發起「為氣候罷課」。這場運動成功感染一眾年輕人,在短短數月間迅速直捲全球,令各界已討論多年但仍缺乏具體有效行動的氣候議題,重新成了國際社會的輿論焦點。在2018年年底的聯合國氣候會議 (COP24)上,Greta直斥各地政治領袖一直對氣候危機視若無睹,批評有些政客至今仍企圖否定氣候科學,她更揚言:「世界各地的人正在覺醒,無論你喜歡與否,變革正在開始。」
我們身處香港,面對忽然消失的秋天、異常高溫的炎夏與暖冬,還有越趨頻繁的颱風襲擊,我們又會選擇如何應對氣候危機?其實氣候與我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從衣、食、住、行四方面著手,大家會發現更多有關氣候與生活彼此千絲萬縷的關係。
衣
現代人物質生活豐盛,加上速食時裝文化(Fast Fashion)的影響,我們添購服飾時一般只求滿足購買慾,甚少會切實考慮到個人的真正需要。不過,相對於這種消費主義風氣的普及,許多人仍然不知道時裝業的碳排放量,實際上只僅次於居於首位的[1]石油產業。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 UNFCCC)的統計,時裝業的碳排放量佔世界總碳排的十分之一。
每逢大時大節,許多人都會有添置新衣物的習慣,結果每年累積下來一件又一件完好的新衣物都遭浪費,而且很快被遺忘、嫌棄,並扔到堆田區。樂施會[2] 2019年指出,單是製造一件T恤及一條牛仔褲,所需的水量達一萬公升,相當於一個人13年的飲用量。當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人,因缺乏潔淨的飲用食水而生病甚或死亡,富裕國家的人卻因為不必要的慾望,每天把珍貴的水資源白白浪費。
大量製造、大量消費、大量棄置,是速食時裝賴以為生的循環。根據綠色和平2019年的調查[3],香港人每年棄置的紡織品高達11萬噸,等同於每分鐘棄掉約1,400件T恤。這些紡織品的迅速棄置不但大大加重堆填區的壓力,同時亦進一步促進了速食時裝的惡性循環,令更多在製衣時所產生的污水,以及一些有害甚至致癌的染料和化學物質大量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對人類及動物的生存和健康均構成嚴重威脅。
我們或許難以完全壓抑個人的購物慾和對潮流時尚的追求,但我們仍可以在再購入新衣物前多想一想自己的真正需要,亦可支持二手商店及綠色時裝產業。有些商店亦因應環保原因提供衣物租借服務,讓顧客在享受轉換時裝的同時,亦不至於造成大量浪費。
食
2019年8月起,有譽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到處都出現大規模山火,不同的研究及專業人士均指出起火的原因屬人為。據巴西政府消息人士指,當地政府為了推動經濟發展,過去一直鼓勵砍伐雨林造田。有研究發現受最大影響的區域,大部分都曾出現毀林的問題,這些過度砍伐樹林的行為主要都是為了發展農業,砍伐森林騰出空地,然後用於種植大豆或飼養牛隻。綠色和平引述美國農業部的資料,指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國,而香港則是巴西最主要的牛肉進口地,香港人是有能力作源頭影響呢!
許多森林也因為牧牛的緣故遭砍伐和焚毀,另外,飼養牛隻過程中所產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更是為之驚人。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06年的報告[4],全球逾10億頭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佔了全球總排放量18%,這更是超越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牛打嗝、放屁所排出的大量甲烷亦成了溫室氣體的一部分,而生產奶類、奶類產品及蛋類的禽蓄飼養業所排放的甲烷量,大約佔了全球甲烷總排放量三分之一。
香港大學2018年的一份調查發現[5],香港人每日攝取超過600克肉類,當中以豬肉和牛肉為主,較英國人的攝取量高出4倍多。牛肉調查網站Beef2Live的數字指,2018年的全球食牛量接近6,100萬噸,其中香港食牛量高達58萬噸,佔全球近1%。這人口只有700多萬的地方,食牛量已是全球第18位。我們會否可以為了環境,少吃一點牛肉和肉類?雖然飲食習慣難以一下子改變,但我們也可以逐步嘗試減少食肉量,坊間已推行多年的「綠色星期一」(Green Monday)可能是一個較容易的開始。
過去數年,「走塑文化」逐漸在香港形成,本地有不少連鎖餐廳實行不再主動提供塑膠飲管,部分咖啡店也推出優惠予自備杯的顧客。走飲管、走餐具及自備容器開始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亦促使了製造商重新承擔它們的生產責任,在設計及生產的過程中將環保考慮放於稍高的位置。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若每個人都能將他們對環保的關注同時放進飲食文化之中,我們將能為我們共同居住的地球帶來更大的正面改變。
住
單是2018年,便有逾1,700萬人因為氣候變化所引致的天然災害而被迫離開家園。世界銀行預計若我們不採取任何行動,在2050年以前,因為氣候危機而只能離鄉別井的人數將升至近1.5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亦屢次重申氣候危機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
根據香港政府環境局的「香港氣候變化報告2015」[6]指出,在港的每小時雨量最高紀錄隨年不斷遞增,極端降水的情況亦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自1954年起,維多利亞港的平均海面高度更有明顯上升,由50代的平均1.3米,增至80年代的大約1.45米。 這些數據都在警告身於香港的我們,全球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正逐步浮現,若我們不及時應對這重大危機,我們無人能倖免。
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越趨明顯,美國非牟利氣候科學研究組織Climate Central於2019年10月發表報告指,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對人類所帶來的破壞將會是以前預計的三倍,屆時會有約1.5億人所生活的陸地空間處於海平面以下,而目前為3億人居住的沿海地區亦將面臨嚴重水浸。在香港,元朗、上水、荃灣、沙田及將軍澳一帶都將會成為水浸的高危地區。另外,作為中國國際經濟中心的上海,其核心地帶及周邊城市同樣面對水災的威脅。
預計2050年香港的水浸情況(紅色為高危區域)
氣候變化除引發海平面上升而直接減少可居住空間外,同時它所帶來的風災及極端天氣也對居所的安全和環境造成破壞。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時,全港多個地區都滿目瘡痍,杏花邨出現水浸之餘,更有大量海洋垃圾被捲進屋苑,令不少人認為這是「大自然的報復」,反思可持續生活應如何更好的進行。
在家居廢物方面,香港人均的棄置量長年有升無減。據環境保護署公布的2018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由2017年的每日1.45公斤,升至2018年的1.5公斤,當中廚餘佔逾三成,其次便是廢紙和廢塑膠。大量可用作堆肥的廚餘及可用作回收的紙和塑膠,都因缺乏妥善的垃圾分類及處理機制而被送進堆填區。
要應對在全球暖化下的居住問題,在香港的我們還要花上更多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源頭減廢及把廢物分類的習慣,並且要提高循環再用及回收的意識。政府亦應牽頭實行源頭減廢,並適時推出政策、改善配套及提供資助以讓綠色的環保經濟得以發展。
行
眾所周知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廢氣,有許多都是溫室氣體,令全球暖化的問題變得更為嚴重。同樣,「香港氣候變化報告2015」指出香港運輸業的碳排放佔總排放量約17%[7],雖然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措施以使電動車更為普及,但坊間對電動車的認識和接受度仍然不高。而且,縱使電動車在數字上的碳排放量比一般汽車少約4成,但若發電的組合燃料仍然依賴石油等非再生能源,開電動車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只會轉嫁至發電廠,因此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推廣使用電動車,更要推動改變香港的發電燃料組合及探討公共交通系統之發展。
另一方面,香港人出名熱愛旅遊,每逢假期市民都會爭相搶購便宜的機票,但飛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人為總排放量約2%,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更估計在2050年,航空業的排放量將會提升至3%的水平。早於2018年全球各地發起氣候運動前,瑞典創作歌手Staffan Lindberg已發起拒搭飛機的行動「Flygskam」,意思為以飛行為恥,希望鼓勵大眾一同轉乘較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例如碳排放只有飛機十分之一的火車。
近年因應環保文化的盛行,多間航空公司均陸續推出減排措施及轉用可持續燃料。在2016年,國際民航組織制定了全球航空運輸業碳中和方案及減排計劃(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 for International Aviation, CORSIA - CORSIA),在2018年底已有超過70個國家自願購買減排補償,以抵消2021年的碳排放量。
雖然打工仔假期有限,有時很難避免要乘搭飛機去旅行,但我們也可以在選擇航空公司,注意其燃料組合及是否有制定長遠減排方案,有些公司亦有推出「碳中和計劃」,供乘客購買「抵消量」以資助減排措施所需的較高成本。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代表了一份認同,同時亦帶來影響力,只要我們願意多想一步,我們才可能阻止氣候危機的惡化。
總結
氣候變化早於數十年前已由不少科學家提出及証實,但礙於種種原因,這問題長久得不到世界各國政府及商界的重視,直至近年氣候變化升級為氣候危機,各地出現異常大規模及難以撲滅的山火及各種天然災害,這個有關氣候的議題才得到重視。
在香港,雖然我們曾經歷過「天鴿」及「山竹」的侵襲,幸好未有因氣候危機而遇上極為嚴重的人命傷亡。我們作為全球公民的一份子,亦應背負重大責任,減少進一步破壞環境,同時也要珍惜資源,好讓現在活在世界別的地方的人民能夠安穩地生活,亦確保我們將來可以繼續居住在一個免於極端或異常天氣的地球。
要阻止氣候危機持續惡化,我們再沒有更多的時間,若不馬上行動,我們將來不及逆轉這場全球的災難。每個人的力量也具有難以想像的影響力,如果你有心,可從衣食住行之日常生活習慣開始,甚至付出你的時間、知識及技能到推動環境保護的團體當義工,或更可以選擇捐助關注及應對氣候危機的民間組織,以支持他們持續推行環保工作。
相關機構及組織
大自然保護協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
地球之友
長春社
綠色力量
綠色和平
綠惜地球
樂施會
環保觸覺
(按筆劃序)
相關研究及書籍
《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Soil Not Oil: Environmental Justics in an Age of Climate Crisis)
作者 Vandana Shiva, 2015
這書詳述全球化下依賴石油的工業化農業如何加劇全球暖化,造成了生態和經濟災難。她提倡要以提高產量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小型農場為目標,才能解決貧窮與糧食危機的全球問題。對於氣候危機這個龐大而複雜的議題,她提出要打破目前以企業權力及利益為先的前題,並以自我組織、永續發展及社區作主體為基礎才能改變現狀。
《天翻地覆──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 (This Changes Everything: 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
作者 Naomi Klein, 2016
這書聚焦討論資本主義下各國高舉的自由市場經濟,如何導致人類陷入氣候危機,並揭示政治家及商人如果為利益掩飾氣候問題,甚至連環保團體也有機會聯同黑心財團合作榨取地球資源。如果我們能夠把握氣候危機所帶來的反抗機會,我們才有機會阻止災難發生,並藉此建立一個更公平正義的社會。
《瀕危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ance)
作者 Al Gore, 1992
這本書由美國前副總統Al Gore所著,以不同的研究數據及個人見聞寫成,以揭露全球氣候異常及人類對大自然所造的破壞為題,希望各國政治人物及市民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同拯救這瀕危的地球。
影片推介
《氣候危機》(Years of Living Dangerously)
監製 James Cameron, Arnold Schwarzenegger, 2014
這部電視紀錄片共兩集,每一集都有明星參與其中,聯同在環保議題的倡議者及資深記者帶隊到世界各地拍攝,探討氣候變化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影響。
《逐冰之旅》(Chasing Ice)
導演 Jeff Orlowski, 2012
這紀錄片以冰川融化為主題,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記者拍攝,他用數年時間走訪格陵蘭島、冰島及阿拉斯加以捕捉冰川崩塌的一刻。氣候變遷的影響每分每秒都在發生。
《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導演 Davis Guggenheim, 2006
這紀錄片以關注氣候變遷為主題,並討論全球暖化的政治和經濟影響,片中引用了大量科學數據顯示出由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及冰川溶化所導致的種種問題,呼籲各界盡快採取行動減緩暖化所帶來的危機。
《愚昧時代》(The Age of Stupid)
導演 Franny Armstrong, 2009
這電影將時間設定於2055年,講述地球上最後一名生還者在翻看紀錄片段時的反思,主角提出:「為甚麼我們在仍能挽救的時候,沒有阻止氣候變化?」
[1]8 Feb 2018, Nature Climate Chang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17-0058-9
[2]5 Jul 2019, Oxfam, https://oxfamapps.org.uk/shop-blog/sustainable-fashion/4-shocking-reasons-fast-fashion-needs-to-slow-down/
[3] 21 Aug 2019, Greenpeace, https://www.greenpeace.org/hongkong/issues/health/update/9786/%E7%B4%A1%E7%B9%94%E5%BB%A2%E6%96%99%E5%AE%B3%E7%94%9F%E6%85%8B-%E7%B6%A0%E8%89%B2%E6%99%82%E5%B0%9A%E7%82%BA%E7%92%B0%E4%BF%9D/
[4] 29 Nov 2006, FAO, http://www.fao.org/newsroom/zh/news/2006/1000448/index.html
[5] 30 May 2018, HKU, 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17940.html
[6] Nov 2015, Environmental Bureau, https://www.enb.gov.hk/sites/default/files/pdf/ClimateChangeChi.pdf
[7] Nov 2015, Environmental Bureau, https://www.enb.gov.hk/sites/default/files/pdf/ClimateChangeChi.pdf
鳴謝:本文由「聯合國義工 - 香港大學生義工計劃舊生會」黃曉丹女士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