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號《服務學習與義務工作》

 

何謂服務學習

 

本港教育局「服務學習」定義為透過「服務」而獲得「學習」的果效,是一種學與教的理念及實踐方法,將社會服務融入課程中,讓學生透過籌劃、執行、反思和評估,從服務經驗中學習及成長。

 

該等服務經驗具備以下四種特質

  1. 融合於學術課程中
  2. 符合社區真正的需要
  3. 提供有系統的反思機會
  4. 提升學生的公民責任感

 

《從服務中學習,2008年》一書釋述三位學者對服務學習的定義:

  第一:美國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Do Good Campus高級顧問Barbara Jacoby把服務學習定義為一種經驗教育,學生投入在強調人類與社區需求的活動中,與此同時,活動也提供機會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反思」與「互惠」是服務學習的兩個關鍵元素。

 

  第二:美國學者Robert L. Sigmon發現一般大學有以下四種服務與學習模式:

Service-LEARNING

以學習目標為主,服務的成果次之

SERVICE-learning

以服務的成果為主,學習的目標次之

Service learning

服務與學習的彼此目標沒有相關聯

SERVICE-LEARNING

服務與學習的目標並重,讓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期望和目標都能達成

其中第四種SERVICE-LEARNING為Sigmon所推祟。

 

 第三:美國學者Jane Kendall定義服務學習有以下三個面向:

服務學習是一種方案

強調朝著學習目標、結構化反思及批判分析,來達成滿足人類與社會需求目標

服務學習是一門哲學

是一種「互惠」的哲學,讓服務者與被服務者有交流及互相學習的機會

服務學習是一種教學法

以經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循環理論為基礎,透過反思具體經驗,強化學習效果

 

總括而言,服務學習是透過有系統及目標的設計,配合服務對象的真正需要,讓提供服務者於服務過程中實踐自身所學,強化學習效益。過程中強調平衡兩者需要,透過具目標的「反思」,達成「互惠」效果。


服務學習與義務工作之異同

 

Service-Learning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Education一書指出,服務學習與義務工作最大的差異,在於服務學習與課程目標有明確關係,同時強調與社區互動以符合社區需要。公民參與及服務反思是服務學習的必要元素。然而,兩者在目標層面上擁有異曲同工之妙。

 

根據聯合國義工計劃組織 (UNV) 於2001年國際義工年 (IYV) 對義務工作的定義,義務工作有三大特質:

    • 不為經濟回報
    • 按照個人意願、自願地進行
    • 行動對他人或社會帶來效益

 

與上述服務學習的定義對照,可見服務學習與義務工作具有共同目標,期望透過個人行為為社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同時服務必須符合對象或社區的真正需要,方能帶來真正的效益。


 

服務學習與青年成長

 

培養公民責任

Service-Learning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Education亦寫道,很多研究指出學生透過服務學習參與社區,承擔公民責任,對他們的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建立及解難能力帶來不少正面影響。

 

本港教育局出版的「社會服務小錦囊」指出,學生與社區互動的過程中,認識到社區的人、事、物和環境,並與之產生關連,從而培養他們的社區意識與公民責任,提升個人素質,使他們更願意為社會服務。學生透過接觸不同階層和不同需要的人,培育同理心、尊重他人和關注社會需要的精神,使學生成爲負責任的公民。

 

透過服務學習,學生親身走進社區,直接與社區人士接觸及溝通,對比只在書本上認識社會,更來得真實。

 

為未來裝備

學生在社會服務中得到投身社會的機會,透過參與和實質行動,回應社會問題。他日投身社會時,便可成爲改善社會問題的積極份子,令社會進步及發展。

 

服務學習讓學生在現實社會實踐課堂上所學,讓他們深入瞭解課程內容如何有助貢獻社會及幫助有需要人士,更能掌握知識的運用,達到真正的學而致用。


服務學習與社區發展

 

學校扎根於社區,在配合社區需要的前提下,學校的服務學習有利於持續服務社區。莘莘學子在學校生活平均五至六年,如能有效地運用學生義工,將成為社區團體強大且持續的人力資源。Riverside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指出,很多完成服務學習的人士,會選擇繼續參與服務,持續為社區帶來積極影響。

 

台灣開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林慧貞於「美國高等教育服務學習方案設計之研究」中指出,最理想的服務學習方案是能整合學校、當地社區、商業、政府、非營利機構與地方團體各方資源,讓學生與社區雙方皆能獲得最大效益。Hervani & Helms(2004)的服務學習模式強調,服務學習是以學術性學習出發,學校教授基本技能並與團體合作,讓學生於解決社區問題上扮演領導者角色,將課堂知識運用到現實世界的生活上,透過實際經驗賦予課堂知識生命力。

 

服務學習課程是一個用以改善社會問題及輔助學生學習的方法。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能為社區帶來新概念及改善方案。學生也可透過服務學習平等、互惠及夥伴協作,讓社區開發,及運用社區的力量和資源解決自身的問題。


香港服務學習概況

 

香港很多大專院校、專上學院及中學,均推行不同的服務學習課程及活動,與不同機構共同協作,於本地、國內及國際層面為學生提供服務學習的機會,以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期望。

 

香港的嶺南大學於2006年率先引入服務研習,是本港第一所大學成立服務研習處(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統籌服務學習課程及以社區服務為主題的活動,開展一系列本地及國際服務研習計劃,結合「正規的學術學習」、「具意義的服務」和「反思」三項元素,讓學生透過實際工作經驗,與學科理論互相引證,加深他們對社會、文化及世界時事的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由2016/17學年起,服務研習已被納入校內學生畢業要求之一。

 

本地各大專院校亦透過不同渠道推動服務學習,包括由學生事務處統籌,或由學院按學科內容而設的服務學習計劃,讓學生把其專科知識應用於服務中。

 

各大專院校推行服務學習的單位:

香港大學

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服務學習中心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侍學行

香港理工大學

服務學習事務處

香港浸會大學

學生事務處

國際學院服務學習計劃

香港城市大學

學生發展處

應用社會科學系城青優權計劃

嶺南大學

服務研習處

香港教育大學

學生事務處

 

於中學層面,教育局亦列舉了本港部份中學服務學習方案,主要由學校老師統籌,部份與社會服務機構協作,亦有的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服務以本地為主,部份學校亦安排內地服務。大部份服務學習計劃以服務對象或主題作服務導向,如長者、幼兒或環保等,主要以提升學生公民素質為目標,較少與學術課程掛勾。而於服務完結後,多透過問卷及檢討報告進行反思及評估。


其他國家服務學習概況

 

我們將分享服務學習起源地美國的服務學習經驗,及毗鄰的台灣及韓國服務學習概況,在瞭解之餘,同時借鏡當中優勝之處,進一步發展本地服務學習。

 

美國

服務學習一詞起源於美國,其起源可追溯到1964年田納西州Oak Ridge Associated Universities的社區服務方案。此方案首次將社區服務連繫學生社會能力發展,隨後獲得「南區教育委員會」資助拓展到美國15個州。自此「服務學習」一詞被用於描述結合社會服務和學生課堂學習的體驗式教學或教育方案。

 

美國高等教育服務學習方案設計之研究」中敍述了喬治亞州Dalton State College兩位教授Aref Hervani與Marilyn M. Helms將服務學習融入經濟學課程中的方案。他們設計出包含:準備(Preparation)、行動(Action)、反思(Reflection)與檢討(Evaluation)四階段之服務學習方案。

  • 準備

學生先找出所協助地區面對的問題,因課程科目是經濟學,故他們從經濟學角度定義問題,再設計解決方案。

  • 行動

學生需到訪相關機構,加深瞭解有關議題。如學生設定的主題是「解決無家者問題的可行方案」,學生便要與無家者接觸溝通,訪問相關的義工或組織,才能進ㄧ步理解問題所在。學生同時也可透過媒體蒐集相關資訊。

  • 反思

透過撰寫日誌、小組討論與課堂報告等,讓學生在服務活動中思考、討論與記錄經驗。服務學習促進關懷他人的意識,也增強學生公民實踐能力。反思過程可讓學生思考他們在服務學習過程中的得著,及評估他們對社區的影響。

  • 檢討

檢討可幫助教師及學生瞭解學習成果。教師是學生的主要評量者,檢討包括從學生確認問題、策劃解決方案、以至對社區的實質行動和影響。評分的主要依據是「服務中的學習」,而不是「服務活動」本身,主要是觀察學生是否將相關課程內容運用於服務中。

 

另以克里夫蘭州立大學為例,學校於2012年開展Veterans Resume Project,由就讀人力資源管理學系的學生及畢業生為退伍軍人配對合適的工作機會。

 

美國軍人於退役後,因於參軍期間所受的身體或精神創傷,較難獲得工作機會,政府亦未有提供合適的社交及應徵技巧訓練等支援,導致失業,影響經濟條件,更有部份因而成為無家者。

 

服務起始階段,克里夫蘭州立大學一班學生與對象面談,瞭解其背景、技能及問題的癥結,於為退伍軍人建立個人履歷時,發現他們一般自我形象較低,不認同自身技能的價值。學生於服務過程中教導他們讀寫及電腦應用的技巧,裝備他們。及後組織Veterans Resume Project,協助配對合適的工作機會。計劃於兩年間服務近250位退伍軍人,大部份得到一份長期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自信與技能也同時得到提升。

 

學生於服務過程中獲得人力資源的工作體驗,轉化並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於工作中。他們同時見證服務所帶來的成效,從而瞭解到他們的知識能切切實實的為別人及社會帶來轉變。於符合服務對象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地實踐服務學習。

 

台灣

台灣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於2001年4月發佈「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服務學習推動委員會設置要點」,邀請學者專家參與規劃推動事宜,且訂定「2003年服務學習年度計劃」,配合六大行動方案,期望透過服務學習培育具職場競爭力及全球公民責任的積極公民。這是台灣第一次提出大規模服務學習計劃方案,也為當地服務學習奠定厚實的基石。

 

目前各大專院校推行服務學習課程之模式,可分為三類:

  • 校訂課程:由學校訂定,大多屬必修的基礎課程,融合社區服務,安排基礎理論講座,及課堂指導與討論,切實地協助學生達到課程所訂定之學習目標。
  • 專業課程:各學系開設之相關專業課程,設計及安排社區服務項目,促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及技能,提升學習效果。
  • 通識課程:由學校通識課程中心開設,多屬選修課程,以提升學生人民素質、社會關懷及文藝欣賞等全人發展為主。

 

台灣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的資料顯示,教育部於2007年訂立大專院校服務學習方案,並出版相關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協助各校透過有系統的設計、規劃、督導、反思及評估,達成設定的學習目標。並於2010年鼓勵各院校成立推動服務學習的工作單位,規劃服務學習課程,並將原有的義工服務結合相關學科,或將原有課程結合社會服務或實習活動,積極推展並落實服務學習。

 

於高中層面,綜合活動學科將服務學習列為五大工作內容之一,透過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會活動或學校特色活動等結合,將服務學習元素融入學校及社區需要,實施系統化的服務學習計劃。

 

而在初中階段,2010年實施「補助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計畫」,並出版教師手冊,鼓勵中小學發展以課程為基礎之服務學習,落實服務學習理念,為教師提供培訓及參考教材。

為持續推廣及深化服務學習的成效,教育部十分重視服務學習的持續性,除鼓勵大專院校推動服務學習融入正規課程,更透過舉辦相關師資培訓,及整合單位、社區及非牟利組織資源,連結中、小學及大專校院,強化服務學習體驗與學習經驗。


韓國

由香港教育大學資助、研究並整合的東亞服務學習研究的資料顯示,在韓國,於升學或應徵時,僱主及學校均會考慮申請人的社會服務經歷。而韓國大學大部份設管理學生社會服務的行政單位,審核及確認學生的社會服務是否達到規定的時數要求。此外,韓國政府設有『海外文化弘報院』,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大學生義工遠赴亞洲和非洲發展中國家開展海外義工服務,至使其境外義工服務規模遠超其它東南亞國家。

 

相對較成功及知名的服務學習案例,是由梨花女子大學護理學院於1989年指導的梨花國際醫療服務隊。服務隊結合護理學院的專業知識,多年來遠赴海外,如尼泊爾、柬埔寨、烏茲別克及越南等發展中國家提供醫療服務。服務過程中,除提供免費身體檢查及諮詢外,同時提供醫療課程及舉辦研討會,從根源解決該等國家的醫療問題。


如何達致有效的服務學習

 

當服務學習在各國遍地開花時,青年義工及義工服務的數量與日俱增,如何在數量提升的同時,確保服務成效,有系統地推動服務學習尤為重要。

 

第一:釐清學生及社區需要

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其中一項特質是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過程中,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都是平等、互利的關係,共享成果。被服務的社區和提供服務的學校、學生共同設定服務目標,及決定服務進行的方式來滿足雙方共同的興趣、需求與期望。

 

而另一項特質是互惠(Reciprocity),強調互相教導學習,如學生協助弱勢社群面對或解決問題,弱勢社群也幫助學生更瞭解他們的境況與社會問題的癥結,幫助其學習。美國校園外展聯盟亦指出,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需包含社區聲音,將社區需求作重要考慮。

                       

本港教育工作者戚本指出,透過觀察社區,引發學生發現問題和社區需要,思考紓緩或解決的方法,從認同、充權的角度來看,都較被動給指派去服務更有意義。

 

為此,學生可透過單向式觀察、雙向式溝通和交流,深入瞭解社區背景和社區人士概況,好讓於參與服務前更確切釐清社區的需要。相關統籌人士亦應釐定服務學習的目標,如加強學生對社區的認知、學習與人溝通或解難等,從而安排相應的服務模式及工作崗位,提供多元的服務機會,讓學生按個人興趣、時間及能力選擇合適的服務機會。透過服務學習同時滿足社區需要,讓雙方均具效益。

 

第二:各持份者緊密合作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Morgridge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的社會學習統籌Elizabeth A. Tryon表示,如學院未能妥善做好服務學習的協調工作,只會為社區的合作夥伴帶來重擔。正面的服務學習經驗,是需要學院投放一定時間及具周詳的計劃。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學系教授Randy Stoecker及部份社區組職領導者也表示,若學院只重視服務學習為學生帶來的裨益,而忽略了合作機構的需要及情況,學生義工只能付出有限時間及沒有接受足夠培訓,學生只會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如以為自己於一個學期內投入20小時便可以改變世界。

 

John W. Eby在“Why Service-Learning is Bad一文中寫道,部份服務學習的出現,轉移了社區機構原有的資源至滿足服務學習的需要,而很多時候,服務學習中的義工服務只是短期,並由經驗不足的人士運作,因而消耗了機構的資源及時間。

 

Elson B. Nash強調服務學習過程中,各持份者(學生、院校及社區團體)的關係尤為重要。三者都應參與在設計及發展服務學習的過程中,緊密溝通服務學習的目標、學生的參與、如何配合社區團體的需要及如何評估成效,是非常重要。

 

有機構表示,如讓機構在課堂上介紹機構特色、服務內容、時間、內容、要求及注意事項,讓學生自由選擇機構,提升其持續力,將有利於機構在服務學習方面的安排。

 

要平衡服務與學習的需求,各持份者的溝通協作是很重要的,於推展計劃前不妨多想一想各方擁有和欠缺的資源是甚麼,如學校與學生擁有的就是人力資源與知識技能,社區團體擁有的就是社區脈搏和資訊,相方互相分享資源,彼此補足,讓服務學習同時配合學生學習及社區的需要。

 

第三:服務前培訓

師資培訓

要把服務學習推展得既廣且深,師資培訓不可忽視,負責老師或統籌人員的知識及技能,當中包括從服務學習課程設計、執行流程、帶領反思、媒合機構、訓練及評量等相關知識是成功關鍵。

 

Dr. Patricia Minhaly Nabti在 “Learning to CARE”一書中提及,在學校推行服務學習時,最理想是安排一位服務協調人員支援計劃。不論是軟件或硬件,學校亦應投放相當的資源,以建構一個整全的資源庫推動服務學習。

 

校老師掌握的是課程中的知識,然而,該等知識如何與社會實況有效連結,如何把知識轉化成有效地改善社會問題的工具,社區團體於此將肩負重要角色,與老師緊密溝通,反映社會及服務對象實況,共同協商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

 

學生培訓

美國校園外展聯盟指出,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亦需包含定向訓練(orientation and training),提供學生關於社區議題、行動及相關社區團體的充分訊息。

 

由香港青年協會出版的「青年義工管理」亦提及,於青年義工服務質素管理中,需包含訓練及服務簡介,內容包括:服務背景資料介紹、各工作崗位細節內容、突發情境處理、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管理人員亦應安排一些角色扮演環節,讓義工嘗試即場應對。

 

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學系教授Randy Stoecker指出服務學習之所以會帶來負面效果,是基於過程側重於學生的學習,然而,傳統的學習模式,是容讓學生體驗並從失敗及錯誤中學習。但他認為課室是一個可讓學生犯錯的地方,但社區並不然。誠然,接受服務者不應成為服務學習過程中的「白老鼠」,即使學生尚未有豐富的服務經驗,相關統籌人士也有責任保障接受服務者,透過對學生義工加強訓練,確保服務質素。

 

第四:平等互惠的服務模式

服務學習夥伴關係的建立,強調由傳統的互易型(transactional)關係,轉變成重視個人、組織、學校社區的轉化型(transformative)關係。

 

互易型關係:

目的在運用各方有利的資源完成某一項目,於項目完結後,關係亦隨之而終結。

 

轉化型關係:

開放、永續發展的合作模式,學生運用所學與機構互惠成長,不僅是完成課程目標,也實踐機構目標。課程結束後,學校仍持續與機構保持夥伴關係。

 

具成效的服務學習與義工服務也應達到具持續的元素,有服務機構坦言,單次服務難以讓義工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對服務對象而言,每次服務都是重新認識一批新的義工朋友,某程度也是一種心理傷害。John W. Eby在“Why Service-Learning Is Bad”一文中亦指出,服務對象與義工的關係隨課程完結而結束是可以帶來具傷害的影響。大多數的學校與社區的夥伴關係都屬於互易型,較重視學生利益,而忽略了社區團體,我們應當致力於建立轉化型夥伴關係,整合學校與社區資源,彼此協同互惠。

 

第五:反思學習

Dewey(1916)提出反思是學習中的關鍵,是賦予經驗教育的重要元素。他相信反思能增進學生解決問題的技巧,及從體驗中學習的能力。

 

David Kolb(1984)的經驗學習理論中,反思能促進學習循環運作,持續強化及發展學生的學習成果。

 

Eyler、Giles與Schmiede(1996)於大學生訪談的研究中發現,有效的反思應包括以下特質:

  • 持續進行
  • 連結課程內容和社區具體經驗
  • 給予挑戰,促使學生面對他們自己的假設和問題
  • 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反思活動
  • 結合於服務或課程之中,而不是一個附加的活動

 

反思可分三階段進行,包括服務前、中及完結後:

  • 服務前反思

對自我假設、定型和既定觀點進行反思,同時瞭解學生的服務態度、想法及情緒,並提供足夠的支援回應學生的狀況。

  • 服務中的反思

服務過程中,如遇學生面對未曾預計的挑戰和問題,需協助學生反思他們的經驗。如情況許可,於學生遇到疑難時,可透過提問方式協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反思其服務的理念及方案是否符合服務對象的真正需要。

  • 服務後的反思

服務學習結束後的反思,應聚焦在服務目標及成果,讓學生組織、比對、評估和總結他們的經驗。更理想的是,邀請服務對象共同參與,透過彼此分享,促進雙方瞭解,讓學生更真切解服務的意義。

 

現時,服務學習多於完成服務後,邀請學生圍繞個人得著、成長及服務過程的成敗進行分享,反之較少連結到課程內容。再者,有效的反思除了從個人層面出發,亦應從服務對象、組織甚至社區角度思考,反思服務是否符合真正需要,如何持續發展或調整,以配合社區的真正需要。

 

第六:強化社區連結,持續參與

Gugerty和Swezey指出:「協同合作與社區賦權(empowerment)是學校與社區成功協作的必要條件」,而學校應破除對社區的既定印象,瞭解社區與其需要,及樂於與社區團體協同合作。

 

較理想的合作模式是整合模式,即學校和社區團體充分互動溝通,配合雙方的目標,建立信任互惠的夥伴關係,互補不足,達到資源共享。

 

第七:量度成效

如想達至學生與服務對象共同互惠的成果,服務學習需要有效的評量方法,並應從學生、社區和學校的角度考慮。

主要包括:

    1. 報告服務學習的成果
    2. 反思服務學習產生的影響,如促進學生認知發展、心理發展及社會責任感等
    3. 評量服務對於社區及社區團體的影響
    4. 與服務機構分享學習成果

 

Randy Stoecker提出,理想的服務學習應達到為社會充權的效果,而非只停留於服務的層面,讓服務對象持續地處於受助的角色。學生經歷服務學習後,應具備從根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考慮如何透過改變制度和社會認知等徹底解決社會問題。


總結

 

從字面理解服務學習,就是讓學生從服務中學習,現時本港很多學校,不論中、小學或大專院校,均積極於校內推動學生參與不同服務,然而,若要有效地進一步推動,我們應一一檢視現時的狀況。在推行服務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一套整全的系統?是否有清晰明確的學習目標?服務是與甚麼學科有所連繫?服務是否適合學生於過程中實踐所學?更重要的是,服務是否真的讓服務對象或社區受惠?是否真的符合社區需要?

 

上述的問題以外,我們更應反思目前的服務學習,是否真的達到服務學習的目標,或只是滿足教程要求而衍生大量單一、重覆且缺乏持續性的義工服務?


影片推介

影片名稱

Service Learning: Real-Life Applications for Learning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t30ZMX8uGw

內容

美國Montpelier High School服務學習計劃,跨學科共同運作校園溫室,種植成果應用於校內及區內的午餐計劃。

 

影片名稱

Service learning makes kids better students and citizens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w5atNAUPw

內容

透過服務學習,學生運用課堂上的數理知識幫助無家者,讓知識轉化成有助改善社區的實用工具,讓學習變得有趣外,更達到真正的學而致用。


相關書籍

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修訂版】

本書整合相關文獻,在兼顧理論與實務的原則下,有系統的介紹服務學習的歷史、理論基礎及各種實施方案;同時,附例說明如何建立夥伴關係、準備、服務、反思及嘉許等範疇

服務學習指導大全

這是一本針對服務學習教與學的實用工具書,曾獲得美國卓越服務學習委員會的「卓越獎章」,是美國國際服務學習與社會參與研究會、斯坦福大學哈斯公共服務中心等專業機構及多所大學和中、小學相關專家、學者推薦的重要書目

http://www.learningtocare.com/sites/default/files/filedepot/LTC-E%20front%20cover%20Outlined.jpg

本書是一本全面的工具手冊,為教育工作者整全的參考資料及工具,以便於校內建立關愛文化。

 

參考資料

書籍及文章類

  1. 林慧貞,「美國高等教育服務學習方案設計之研究」,2007年6月
  2.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義工管理」,2008年7月
  3.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全方位學習及圖書館組,「其他學習經歷社會服務小錦囊」,2009年
  4. 劉明、楊昌裕、劉杏元、劉若蘭、林至善、楊仕裕、葉祥洵、邱筱琪,「從服務中學習 – 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2008年
  5. Dr. Patricia Mihaly Nabti, Learning to CARE (Association for Volunteer Services, 2006)
  6. John W. Eby, “Why Service-Learning is Bad, March 1998
  7. Kathleen Flecky, Service-Learning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Education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 2010)

 

網頁類

  1. 香港教育大學,「東亞服務學習研究」,2011,http://slea.mobi/
  2. 香港嶺南大學服務學習研習處,https://www.ln.edu.hk/osl/index_cht.php
  3. 戚本盛,〈服務學習的意義光譜(二):發現社會需要的服務〉,2017年11月4日,http://edtalkqsip.org/wp/?p=1708
  4. 教育局,「服務學習 理念篇」,2014年1月29日,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4-key-tasks/moral-civic/Newwebsite/flash/servicelearning/service.html
  5.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https://servicelearning.yda.gov.tw/lawContent.php?menuID=16&id=633&typeID=0
  6. Ellen Wexler, “When Service Learning Doesn't Really Serve”, 16 May 2016,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6/05/16/new-book-argues-service-learning-doesn%E2%80%99t-prioritize-students
  7. Ewha Medical Care volunteers for world, 1 September 2009, http://evoice.ewha.ac.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076
  8. Riverside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 “Service Learning Benefits”, https://www.rccd.edu/community/serviceLearning/Pages/Benefits.aspx
  9. Stephanie Strom, “Does Service Learning Really Help?”, 29 December 2009, https://www.nytimes.com/2010/01/03/education/edlife/03service-t.html
  10. Tracy Porter, “Serving those who served us: a case study of service learning”, 2014, https://www.emeraldinsight.com/doi/full/10.1108/AJB-10-2014-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