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號《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 共融教育的再思》

何謂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

 

SEN學生通常具有一項或多項學習困難的特徵,主要類別包括:

類別

特徵

聽障

  • 因聽力影響,語言能力不足,影響抽象思考及分析能力
  • 表達時出現措辭不當、語句不完整、語意含糊

視障

  • 學習時需用心聆聽講解、摸讀點字,專注力要求較高,容易感到疲倦

肢體殘障

  • 對身體的控制能力較差
  • 因活動能力所限,對動詞和空間等概念體驗較少,相關知識的吸收能力較弱

智力障礙

  • 在概括、類化、聯想、抽象思考等方面會有困難
  • 學習轉移能力不足,未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 專注力較弱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

  • 難以集中精神、愛發白日夢
  • 易受影像或聲音影響而分心

自閉症

  • 對別人的說話沒有回應,缺乏一般人的情緒反應及面部表情變化
  • 很少和別人有眼神接觸,缺乏社交技巧或經常獨處一角,獨來獨往
  • 性格固執、衝動及拒絕生活習慣的改變,有改變時,會發脾氣及情緒不安

言語障礙

  • 出現困難的地方包括:口吃、聲線運用、詞彙運用、句子結構等方面
  • 因說話困難而影響學業、情緒及社交生活

特殊學習困難

讀寫困難

  • 口語比文字的能力為佳
  • 能認讀文字,但未必能完全理解文章內容
  • 專注力、分辨左右、列序或組織等能力較弱

資優

  • 學習能力較強,經常提問,尋根究底,容易被誤會愛表現自己
  • 對自己及別人期望甚高,難與同學建立良好關係
  • 流於完美主義而忽略實際用途

資料來源:教育局《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 教師指引》及香港自閉症聯盟

 

香港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的現況

根據立法會融合教育小組委員會2014年的報告,在2013-2014學年就讀於公營主流中小學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約有33,830,並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2013-2014學年

 

小學

中學

聽障

260

400

視障

30

100

肢體殘

120

240

智力障礙

750

930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

2,850

3,010

自閉症

3,310

1,660

言語障礙

1,880

210

特殊學習困難

8,190

9,890

總數

17,390

16,440

 

於幼兒教育界別,因尚未有全面的中央登記制度,香港保護兒童會於20156月提出的「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意見書」,該會於2014年與香港教育學院進行全港性調查,推算現時特殊教育需要幼兒約有40,000人。

 

政府自1997年起,推行為期兩年的融合教育先導計劃,計劃結束後,融合教育已於1999-2000學年起,推展至全港學校。讓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除入讀特殊學校外,亦可選擇進入主流學校接受教育。

 

共融教育的本義,是提供公平學習的教育環境,讓不同背景、能力、程度的學生於同一環境下共同成長,提升SEN學生日後投身社會的適應能力,同時讓一般學生學習同理心、接納與包容,最終是期望可締結一個共融關愛的和諧社會。

 

共融教育在香港 --- SEN學生面對的挑戰

共融教育推展至今,不少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於校內仍面對不少挑戰。社會服務機構組織「親切」在201411月至20152月進行一項名為「關注『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校園共融和排斥現況」調查。結果反映中學校園內SEN學生所面對的困難包括:

 

1. 遭受歧視與排斥

一般學生對SEN同學和共融理念嚴重缺乏認識,SEN學生被認為是學校的負累和障礙,容易被排擠。SEN學生感覺不被尊重,於校內缺乏參與。

 

2. 遭遇不同程度的欺凌

SEN學生在校內曾受到不同形式與程度的欺凌,包括言語攻擊、排擠孤立,甚至使用身體暴力。更令人擔憂的,是當SEN學生受到欺凌時,一般學生因害怕同樣會被排擠而不敢挺身而出。

 

3. 未能融入校園生活

SEN學生於校內難以結交朋友,因而感到未被尊重和接納,更甚是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可有可無的一員。

 

台灣教育部電子報亦曾轉載有關調查結果,並詳列各項數據如下:

 

 

 

 

共融教育在香港 --- 家長面對的挑戰

學校及家庭是學童的主要成長環境,課室以外的指導,家長往往要獨自處理,然而,在認知及支援不足下,家長對於管教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時倍感壓力。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2010年發表「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教長管教壓力」問卷調查報告,比較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及沒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家長的壓力來源,有以下發現:

 

 

因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有著老師、同學或其他親屬所不理解的行為或表現,致使常被誤會是麻煩製造者,負面批評也同時增加了家長的壓力。增加資源照顧學童及家長的需要,為家長提供更多的訓練及指導,將有助疏導家長的壓力及情緒。

 

共融教育在香港 --- 社會及學校支援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於201212月至20131月進行「讀寫障礙小學學生現況調查」,訪問148613歲已被評估為讀寫障礙小學生的家長,發現四成九受訪者的子女,平均需輪候612個月才獲識別評估服務。有兩成受訪者輪候超過1年,反映評估資源不足。

 

此外,接近六成受訪家長表示,評估後只取得簡單評估報告;兩成認為專家解釋過於簡單。協會認為,專家人手不足,面對大量個案,只能於有限時間向家長解釋,更遑論跟進學童學習進度。

 

調查亦發現,校內支援及跟進特殊學童的工作欠理想,不少學校安排現任教師「轉型」或「兼任」支援主任一職,衍生不少問題,如支援主任本身需要教授本科,還要處理包括為特殊學童申請考試調適等行政工作,最終導致工作量大增,影響教學質素。

 

專訪服務SEN學生的機構 (採訪義工:蘇杏筠)

香港耀能協會東九龍家長資源中心下稱中心)為各類發展障礙人士及其家庭成員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透過社區及家庭支援,協助家長運用社會資源,發揮子女的潛能;並提供教育及訓練活動,提升會員建立家庭支援網絡,加深成員之間的聯繫溝通,推廣自助互助精神,促進社區共融。

 

這天,我們一行十多名義工來到中心,由中心主任方樂笙姑娘帶領,認識特殊需要兒童服務。方姑娘介紹,中心由20048月開始投入服務,現已服務超過十年。

 

個案分享

探訪機構當天,方姑娘安排了一對母子到來,向大家分享其心路歷程。她們是中心的親子義工團成員。為保護她們,下文將以小明作為小童代名,陳太則為其母親。

 

小明甫開口,便有禮貌地向大家問好,然後娓娓道來他「做義工感到開心,因可幫助老人家、『辛苦的人』,被讚『義工乖仔』。」聽到小朋友如此可愛的童言,大家不禁一笑。他又繼續說起自己「曾賣旗、唱歌、跳舞,亦試過在海灘拾垃圾,又環保又衛生。做義工後增加了自信心,又有意義。」方姑娘補充,他們亦有參加嘉年華攤位、探訪服務等,服務範疇很廣泛呢。

 

小明更透露,他也參加了童軍、畫班和跆拳道。陳太表示,小孩現在於主流小學就讀。這個決定下得艱難,因原本擔心小孩會在校內受到歧視、白眼,幸後來衝破心理障礙,讓孩子在一般的學校成長。小孩在學校的成績不俗,更曾考獲全班第一,全級第三!

 

同場義工問小明在學校有多少個朋友。小明回答說起碼10個,當中有不同年級的。結交他們,主要是在小息時一起玩「認名遊戲」,「123紅綠燈」。陳太透露,現在學校每個月有1-2堂社交小組,對小孩也有幫助。

 

若不是陳太告知,我們很難發現今年6歲,正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小明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曾經專注力和自信心較弱,3歲始懂得說話。兩母子來了中心3年,已做了2年多義工。陳太發現,她有愛心時,小朋友也會跟著模仿。做義工服務後,小孩與人接觸多了,他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強了,在外會主動留意老人家的需要並給予讓座和服務;與人溝通時,他說話的詞彙增多,眼界闊了。

 

方姑娘強調,中心不是他們的「終點」,而是「中轉站」。在此,他們學習技巧,為將來投入主流社會作準備。同時,她亦希望社會人士給他們多點包容、體諒,讓他們更易融入社會。

 

服務特殊需要兒童

心態及技巧

方姑娘以不同動物各有其「聰明」之處為例,說明人各有優點,視乎大家用什麼標準來比較。她表示,我們應發展每個兒童的獨特優勢,並學會欣賞他們。

 

她亦提供以下與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溝通的小貼士:

  • 客觀了解事實
  • 尊重及多些欣賞並接納他們
  • 做到EPS
  • Empathy 同理心
  • Patient 耐心
  • Sincere 誠懇、真誠
  • 對話時候……
  • 保持眼神接觸
  • 精簡句子(內容簡單,措詞準確,具體指示)
  • 話音清晰
  • 配合動作
  • 運用圖卡(具體形象)

 

她補充,有些自閉症兒童記性好,然而處事上固執,個性率直,難理解/辨識別人的情緒。她慨嘆,近年「興」起的「網上判官」,常常未了解事情,只因看到不滿的情況就拍照,然後上載上網,留言埋怨家長,甚至「起底」。這些,都加重了家長無形的壓力,他們卻往往有苦說不出。因此,她希望社會能了解並包容多些這群有需要兒童和他們的家長。

 

義工活動

中心歡迎義工以個人或團體參加服務,如大型活動、節日活動及平時的課堂秩序支援等。義工在參加活動前會接受訓練,內容包括協會簡介、與小朋友相處的注意事項等,亦有跟進訓練提供予長期服務的義工。

 

發展

中心希望發展會員親子義工,鼓勵他們走入社區,從義工服務中發掘並發展自己的專長,從中得以建立自信心。方姑娘表示,社區義工可與其合辦活動,參與策劃等工作。

 

總結

到訪當日,方姑娘以<沒有牆的世界>中自閉症人士的心聲作結,強調世界是多元的,勿以單一標準去衡量所有人,以免壓制兒童的發展。

 

後記

世界從來都不是完美的。關鍵,在於人立身於世時,選擇如何自處。當社會上有不完善,甚至不公義的事時,身邊有人視而不見,有人敢怒不敢言,有人憤世嫉俗...

 

耀能協會職員多年來多方面的工作,還有曾/正與他們合作的眾多義工,一直為他們關心的事項 ── 特殊需要兒童服務 ── 而努力,他們的成果有目共睹!

 

由此可見,問題出現時,我們可以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任由問題越滾越大;亦可以貢獻出自己的學識、時間,為環境的轉變加添一份助力!您,會如何選擇?

 

相關團體

聽障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為聽障人士提供教育、康樂、輔導、聽覺及醫療等服務;致力提高聽障人士教育水平;教育社會人士有關聽障人士的困難及需要,並促進聽障人士融入社會。

關注聽障學生權益會

關注及維護全日制聽障學生的權益,凝聚家長力量,爭取應有的資源和待遇,使聽障學生能有效學習和融入校園。

視障

香港盲人輔導會

提供服務及機會以促進香港視障人士平等參與,使用適切之輔助技術及儀器,協助服務對象發展最高潛能。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

由視障人士組織及管理之自助團體,致力發揮視障人士的自助及互助精神,同時向公眾推廣正確的視障觀念,為視障人士及其家人提供支援,並設有無障礙數碼科技中心,研究及開發適合視障人士使用的輔助工具。

肢體殘

香港耀能協會

為香港因中樞神經系統創傷而致身體殘障的人士,以全人意念去維持及發展他們的教育和福利;發展傷殘人士之潛能,儘量增加其獨立、自信能力、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香港傷殘青年協會

凝聚傷青力量,發揚自助精神,透過倡導平等機會,拓展康復服務,營辦社會企業,達致協助殘疾人士全面融入、參與及回饋社會。

智力障礙

育智中心

為弱能人士家長的需要,提供社區資源服務,並促進家長們的聯繫,建立互助及自助的精神,協助他們以積極態度面對子女的發展。

匡智會

為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優質教育、適切的培訓及其他賦權的機會,按智障人士的能力協助他們盡展潛能。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

由「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兒童家長創辦的組織,為有關學童和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適當的支援及輔導,並透過社區教育,令更多社會人士認識和接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專注力促進會

發展本地研究,與各專業團體合作,通過舉辦講座、研討會、論壇等,促進各界對專注力失調及/或過度活躍症的知識建設。

自閉症

自閉症人士福利促進會

為自閉症人士謀求福利,加強及促進政府對自閉症兒童的教育,並協助自閉症人士復康。

主流教育自閉學童家長會

關注自閉學童於主流教育的福利和權益,推動自閉學童家長彼此支持及互助;透過舉辦各種活動,以增進學校、教育機構及社會人士對自閉學童的認識和接納,促進對自閉學童融入學校;致力向曾就讀主流教育機構的自閉青年提供支援,提昇他們的溝通能力、人際技巧,以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及藉以促進他們融入社群。

特殊學習困難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

凝聚學障學童的家長,透過自助互助彼此支持、共同尋找及解決培育學障兒童的方法及困難。同時透過公眾教育,加深社會各界對學障的認識,為學障兒童爭取所需之服務及推動有關專業研究,改善他們的學習配套及環境。

協康會

為由初生至初中階段、在學習和發展上有困難的兒童提供專業的訓練及治療,啟發個人潛能,倡導平等參與、接納共融,同時為相關家庭提供全面支援。

資優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以研究為基礎,為香港年齡介乎1018歲的資優生﹑教師及家長提供資訊和支援

香港資優兒童家長會

資優兒童之家長組織,與專業人士及機構合 辦家長課程、講座及工作坊、提供培育資優兒童的訓練。為資優兒童特別設計課程,幫助他們認識及發展自己的潛能。

 

全腦開發九攻(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透過簡單易明的方法,講解全腦發展,讓家長及教育工作者輕鬆掌握教育方向與技巧。

 

自閉症譜系障礙(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 認識自閉症及其特徵,並了解幫助自閉症兒童的策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網頁

  • 主要為本港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所需的資源和設施並創造空間讓他們交流資訊及分享經驗

 

認識讀寫障礙(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

  • 認識讀寫障礙及其特徵,並了解幫助讀寫困難兒童的策略。
     

學校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現況與展望調查報告(香港學校訓輔人員協會, 2007

  • 了解現時全港中、小學及其教師在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時所面對的困難,向政府提供意見,以及一些學校現正推行的有效方法。
     

融合教育制度下殘疾學生的平等學習機會研究(平等機會委員會, 2012

  • 瞭解教育工作者與學校教師對有融合教育需要殘疾學生的一般態度,和他們是否已作好準備在校內教授殘疾學生。研究亦會提供有關持份者所面對困難的資料,收集他們意見,促使有效推行融合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European Agency for Special Needs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 歐洲獨立組織,致力維繫會員國以改善他們國內特殊教育政策,確保特殊教育需要人士獲得公平的學習機會與權利

 

影片推介

鏗鏘集 - 融合路遙遙

專訪推行融合教育的學校,探討校方、老師、家長及學生在融合教育制度下的景況與挑戰。

 

好書推介

《不一樣的孩子:認識及培育學習差異兒童》李麗  2008  中文大學出版社

專門針對一些心智健全,看起來與普通孩子無異,但在學習上卻遇到不同程度困難的兒童。這些學習差異的問題若不能改善,會窒礙孩子的正常發展。此書通過介紹各種學習差異,包括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語言溝通障礙、感覺統合困難、資優以及多重特殊需要,深入淺出地分析學習差異的特徵、評估及改善方法,協助父母和老師及早識別孩子的實際學習困難,並嘗試發掘他們的潛能,協助這些「不一樣的孩子」走上正常發展之路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何華國 2004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此書乃為有志特殊兒童教育的同道,提供概論性的入門知識。全書用以探討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論述各類特殊兒童的意義、身心特質及教育與輔導的措施等。全書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作描述性的介紹外,也對一些常引發爭辯的主題提出討論分析,以引起讀者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特別鳴謝:
資料搜集及編輯義工 --- 程敏

採訪義工 --- 蘇杏筠